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性科技期刊(月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欢迎踊跃投稿和订阅。
详细信息- 2025年 第6期 目录、封面、封底
- 2025.18(6):-[摘要](890)[PDF](974)
-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最新中外指南要点解读
- 浦丹华,吴 洁
- 2025.18(6):589-593[摘要](744)[PDF](1167)
- 《人工流产术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专家共识》解读
- 吴忆寒,陈继明
- 2025.18(6):594-599[摘要](716)[PDF](1060)
- 复发性流产最新指南解读
- 张书筠,张 弘
- 2025.18(6):600-605[摘要](804)[PDF](1448)
- 人工智能在小儿外科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 方二虎,冯杰雄
- 2025.18(6):606-610[摘要](764)[PDF](1182)
- 产前诊断囊肿型胆道闭锁20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 关茜思1,黄 琳2,侯龙龙1,王俊杰1,余家康1,钟 微1
- 2025.18(6):611-615[摘要](947)[PDF](2141)
- 单孔与传统三孔胸/腹腔镜治疗小儿叶外型肺隔离症的疗效对比研究
- 武玉睿,郑启鹏,曹振华,陈 蒙,张 婳,周 燕,李泽西,苏 芸,刘 菁
- 2025.18(6):616-620[摘要](682)[PDF](1191)
- 完全单切口腹腔镜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41例分析
- 周 洲,庄依泽,张 杰,罗 淼,李 飞,范 霞,黄 璜,覃智杰,唐应明
- 2025.18(6):621-625[摘要](924)[PDF](1113)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 王文美,邓洪强,熊泉清,杨博文,谢丹露,李丽琴,吴 泠,潘 云,刘 星,赵 奇
- 2025.18(6):626-631[摘要](957)[PDF](1117)
- 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并发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诊治经验及文献复习
- 廖思祺1,2,尹 强2,彭宇明2,季春宜2,陈立健2,谢惟心2
- 2025.18(6):632-636[摘要](888)[PDF](1055)
- 儿童医疗游戏辅导在儿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ERAS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赵 庆,常 丽,谭先群,金 祝,郑泽兵
- 2025.18(6):637-641[摘要](928)[PDF](1093)
- 剪接因子DDX3Y下调IL-6/JAK/STAT3信号通路促进男性胃癌细胞增殖和类器官生长的机制研究
- 周雅静,李东宝,王鹏博,段开鹏,董 超,李炜康,孙小童,徐呈祥,周 进
- 2025.18(6):642-651[摘要](745)[PDF](1330)
- 恶性肿瘤相关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 王 学1,梁 活1,卢秋红1,黄秋慧1,岑庚钰1,梁志坚1,2
- 2025.18(6):652-656[摘要](678)[PDF](902)
- 自主神经功能对胃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 徐鹏演,南海鸥,蔡雨玲,李嘉宇,葛苗苗,王 刚,江志伟
- 2025.18(6):657-661[摘要](691)[PDF](896)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PIM2和PFKFB3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的关联性分析
- 卫佳丽1,黄钦蓉1,杨金平2,黄 娜3,杨 黎3
- 2025.18(6):662-666[摘要](949)[PDF](1116)
- 单孔腔镜保留乳头乳晕的皮下腺体全切术联合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治疗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 叶 娴1,2,邓润枢1,袁泳锨1,邓丁梅1,温润耀1,何广宁1
- 2025.18(6):667-672[摘要](844)[PDF](951)
- 肾脏病患儿并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 杨 琴,冯仕品
- 2025.18(6):673-677[摘要](653)[PDF](1034)
- 改良经剑突下及肋弓下切口术式与充气式剑突下入路切除胸腺肿瘤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 马新刚,袁 欣,王雁冰,陈晓峰,严英光,王新刚
- 2025.18(6):678-682[摘要](1685)[PDF](908)
-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36例临床特征分析
- 许 丽1,王倩云2,邵贤丽2,张 帆1,赵华锋2
- 2025.18(6):683-689[摘要](712)[PDF](1163)
- 无创产前检测对性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情况的影响及相关伦理思考
- 张 鹏,莫伟英,蒙明慧,张红燕
- 2025.18(6):690-695[摘要](838)[PDF](1040)
- 胸腔镜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胸腹横膈瘘一例
- 王璐璐1,2,郑 威3,包佩玲1
- 2025.18(6):696-698[摘要](665)[PDF](926)
- IL-36在类风湿关节炎及间质性肺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张泰华1,潘丽丽2,廖 华2
- 2025.18(6):699-703[摘要](870)[PDF](1148)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诊疗进展
- 杨 勇,史雨林,陆金标,苏忠平,康永杰,岳 娟,于 擘
- 2025.18(6):704-708[摘要](672)[PDF](908)
-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风险评估系统研究进展
- 蓝小雯,黄文文,黄 晓,尹 东
- 2025.18(6):709-713[摘要](759)[PDF](967)
-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稿约
- 2025.18(6):-[摘要](1319)[PDF](878)
本期目录
指南与共识解读
述评
小儿外科疾病专题
论著
病例报告
新进展综述
读者·作者·编者
- 2025年 第6期 目录、封面、封底
- 2025  .  18(6):    -
    [摘要](890)     [PDF](974) 指南与共识解读
-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最新中外指南要点解读
- 浦丹华,吴 洁
- [摘要]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是女性40岁之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征,可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及低雌激素症状等,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病发生风险,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及生活质量。近年来,POI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病因复杂,涉及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因素、医源性因素及特发性等,激素补充治疗虽然能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是对于生育力的恢复仍无有效的治疗策略。该文基于2024年Human Reproduction Open最新发表的《循证指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及我国《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结合新的研究进展,分析了POI的病因、诊断、治疗策略及长期管理,以期为临床实践中POI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 2025  .  18(6):    589-593
    [摘要](744)     [PDF](1167) - 《人工流产术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专家共识》解读
- 吴忆寒,陈继明
- [摘要]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或放弃继续妊娠后终止妊娠的常用措施。该手术为侵入性操作,对子宫内膜的吸刮、出血、感染、残留后的二次手术等均会对子宫内膜造成损伤,进而出现内膜修复障碍、宫腔粘连、宫颈管粘连等,增加不孕症的发生率。为提高女性人群的生育力,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联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生殖内分泌专委会组织相关专家编撰了《人工流产术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专家共识》。文章就该共识中有关子宫内膜损伤的原因、高风险人群、修复方法、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 2025  .  18(6):    594-599
    [摘要](716)     [PDF](1060) - 复发性流产最新指南解读
- 张书筠,张 弘
- [摘要] 复发性流产(RSA)是影响女性生育健康的重要问题,不仅对女性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随着对RSA研究的深入,各国相继更新了多项指南,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该文旨在综合解读《复发性流产诊治专家共识(2022)》《2022年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复发性流产指南》《2023年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会复发性流产指南》和《2024年澳大利亚复发性流产临床管理指南》,对比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在RSA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案上的差异与共识,探讨各指南的核心内容和临床应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各临床及科研机构对RSA的理解与管理,提高女性的生育健康水平。
- 2025  .  18(6):    600-605
    [摘要](804)     [PDF](1448) 述评
- 人工智能在小儿外科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 方二虎,冯杰雄
- [摘要] 人工智能作为当代科技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之一,正在系统性地重塑各行各业的运作模式,推动产业结构的深度变革。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小儿外科的诊疗带来了新的机遇。该文着眼于目前人工智能在小儿外科领域的应用现状,介绍人工智能在小儿外科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并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小儿外科诊疗中可能带来的创新和面临的挑战予以展望。未来,通用医学人工智能大模型(如DeepSeek)在中文医疗信息处理与教育支持方面潜力巨大,但需突破数据瓶颈并通过临床验证方能实现其在小儿外科领域中的深度整合与价值。
- 2025  .  18(6):    606-610
    [摘要](764)     [PDF](1182) 小儿外科疾病专题
- 产前诊断囊肿型胆道闭锁20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 关茜思1,黄 琳2,侯龙龙1,王俊杰1,余家康1,钟 微1
- [摘要] 目的 分析产前诊断囊肿型胆道闭锁(CBA)产前及出生后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6年6月1日至2024年6月1日收治的产前超声提示肝门区囊肿并于出生后经手术诊断CBA 2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产前和出生后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出生后均接受Kasai手术治疗,根据术中造影情况分为Ⅰ型CBA组(9例)和Ⅲ型CBA组(11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 在产前诊断CBA 20例中,首次超声检查发现肝门区囊肿的孕周中位数为24.00(20.00,24.75)周。出生后手术日龄中位数为43.00(30.75,57.25)d,术后胆管炎发生率为55.00%(11/20),术后3个月黄疸清除率为73.68%(14/19),持续黄疸清除率为75.00%(12/16),自体肝存活率为66.67%(10/15),肝移植率为20.00%(3/15),死亡率为13.33%(2/15)。Ⅰ型CBA组产前首次超声测量囊肿最大径显著大于Ⅲ型CBA组(P<0.05),两组基本资料、术前末次生化指标、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病理结果、术后住院时间和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诊断CBA病例可在出生后获得早期治疗,可能有更好的预后。Ⅰ型CBA和Ⅲ型CBA患儿在出生后的临床特征和术后转归方面无明显差异。
- 2025  .  18(6):    611-615
    [摘要](947)     [PDF](2141) - 单孔与传统三孔胸/腹腔镜治疗小儿叶外型肺隔离症的疗效对比研究
- 武玉睿,郑启鹏,曹振华,陈 蒙,张 婳,周 燕,李泽西,苏 芸,刘 菁
- [摘要] 目的 比较单孔与传统三孔胸/腹腔镜治疗小儿叶外型肺隔离症(EPS)的临床疗效,为优化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5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107例EP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接受术式不同分为单孔组(20例)和三孔组(87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率及并发症等指标,分析评估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单孔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三孔组(P<0.05),术后当天口服镇痛药比例显著低于三孔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中转开胸、术中输血及严重并发症。三孔组术后1例伤口感染和1例肋骨损伤,单孔组无相关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胸/腹腔镜治疗小儿EPS安全有效,较传统三孔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疼痛轻及切口美观等优势,可作为优选术式推广,但需结合术者经验及患儿个体情况综合决策。
- 2025  .  18(6):    616-620
    [摘要](682)     [PDF](1191) - 完全单切口腹腔镜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41例分析
- 周 洲,庄依泽,张 杰,罗 淼,李 飞,范 霞,黄 璜,覃智杰,唐应明
- [摘要] 目的 探讨完全单切口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TSILH)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行单切口腹腔镜相关手术的9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儿分为TSILH组41例和单切口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SILH)组56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儿均顺利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及常规多孔腹腔镜手术。TSILH组手术时间[(195.60±13.75)min]长于SILH组[(173.20±34.38)min],术中空肠端侧吻合时间[(65.75±8.02)min]也长于SILH组[(36.88±5.4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饮食时间、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ILH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安全可行,效果良好,切口美观,但整体手术时间相对延长,要求术者有较高的腹腔镜下吻合技术。
- 2025  .  18(6):    621-625
    [摘要](924)     [PDF](1113)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 王文美,邓洪强,熊泉清,杨博文,谢丹露,李丽琴,吴 泠,潘 云,刘 星,赵 奇
- [摘要] 目的 评价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小儿外科2015年3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103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ERAS理念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均行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性手术,围手术期对照组按传统外科观念管理,观察组按ERAS理念管理。比较两组术中、术后临床及检验指标。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及术前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WBC、CRP和术后3 d的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的Hb和术后3 d的WBC、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周的WBC、CRP、Hb、ALB、PA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痊愈出院,术后30 d内无再入院者。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较早,术后住院时间较短,住院费用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RAS理念在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 2025  .  18(6):    626-631
    [摘要](957)     [PDF](1117) - 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并发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诊治经验及文献复习
- 廖思祺1,2,尹 强2,彭宇明2,季春宜2,陈立健2,谢惟心2
- [摘要] 目的 结合文献探讨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术后并发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患儿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例CCC术后并发CTPV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病例1,女,6岁9个月,4年余前于外院行CCC根治术。病例2,女,11岁7个月,10余年前外院行CCC根治术。2例患儿均因消化道出血急诊入院,入院诊断CTPV。2例患儿术中造影均提示门静脉主干闭塞,行“门静脉矢状部-门静脉主干分流术(MPV-LPV)”,术后门静脉压力均降至正常范围。术后随诊1年,搭桥血管通畅,无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结合文献复习共纳入8例CCC术后并发CTPV,其中2例行MPV-LPV,3例行胃左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LGV-LPV),2例行Roux-Y空肠肝支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RYV-LPV),1例行经皮经肝血管成形术。术后随访,7例分流血管通畅,1例出现分流血管闭塞。结论 CTPV是CCC术后少见的并发症。行CCC根治术时应注意保护门静脉,降低损伤风险。一旦出现消化道出血、脾亢等症状,建议首选Rex手术以恢复门静脉入肝血流。
- 2025  .  18(6):    632-636
    [摘要](888)     [PDF](1055) - 儿童医疗游戏辅导在儿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ERAS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赵 庆,常 丽,谭先群,金 祝,郑泽兵
- [摘要] 目的 观察儿童医疗游戏辅导在儿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加速康复外科(ERA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1月至2024年11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208例急性阑尾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5)和观察组(n=103)。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儿童医疗游戏辅导。通过简化版改良耶鲁术前焦虑量表(mYPAS-SF)、状态焦虑量表(S-AI)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儿焦虑程度、患儿家属焦虑程度;通过Wong-Baker脸部表情量表和视觉模拟量表评估两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儿ERAS相关指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患儿焦虑评分、患儿家属焦虑评分以及术后6 h、12 h、24 h疼痛评分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16.01±2.33)h vs (19.70±3.76)h],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17.44±2.33)h vs (21.03±3.85)h],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6.18±0.79)d vs (8.47±2.44)d],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98.04±1.26)分 vs (93.30±2.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医疗游戏辅导在儿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ERAS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儿及家属的焦虑程度,减轻患儿术后疼痛,促进患儿术后排气及早期进食,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 2025  .  18(6):    637-641
    [摘要](928)     [PDF](1093) 论著
- 剪接因子DDX3Y下调IL-6/JAK/STAT3信号通路促进男性胃癌细胞增殖和类器官生长的机制研究
- 周雅静,李东宝,王鹏博,段开鹏,董 超,李炜康,孙小童,徐呈祥,周 进
- [摘要] 目的 分析剪接因子DDX3Y下调IL-6/JAK/STAT3信号通路促进男性胃癌细胞增殖和类器官生长的机制。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DDX3Y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DDX3Y表达情况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男性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离胃癌组织>5 cm)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人胃永生化黏膜上皮细胞GES-1以及男性来源胃癌细胞SNU-1、NUGC-3、KATOIII、MKN74、HGC-27、NCI-N87进行培养。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DX3Y在不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通过慢病毒转染SNU-1细胞和HGC-27细胞,分别构建DDX3Y高表达/低表达的细胞(OE-DDX3Y/shDDX3Y),进行EdU细胞增殖实验。利用男性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构建类器官,并通过慢病毒转染进一步构建DDX3Y高表达/低表达的类器官,分析抑制IL-6/JAK/STAT3信号通路对类器官直径及活力的影响。使用RBPmap在线网站预测DDX3Y与IL-6前体mRNA结合的可能性。结果 癌旁组织中DDX3Y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胃癌组织(P<0.05)。DDX3Y mRNA高表达患者的生存预后显著优于低表达患者(log-rank检验: χ2=7.856,P=0.005)。与GES-1细胞相比,DDX3Y蛋白在HGC-27细胞中显著高表达(P<0.05);相较于HGC-27细胞,SNU-1细胞中DDX3Y蛋白表达量较低(P<0.05)。在SNU-1细胞中,OE-DDX3Y组的DDX3Y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高表达对照组(P<0.05),OE-DDX3Y组EdU染色阳性细胞比例显著低于高表达对照组(P<0.05)。在HGC-27细胞中,shDDX3Y-1组的DDX3Y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低表达对照组(P<0.05),shDDX3Y组EdU染色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高于低表达对照组(P<0.05)。相较于高表达对照组,OE-DDX3Y组类器官直径显著减小(P<0.05),活力显著降低(P<0.05),抑制IL-6/JAK/STAT3信号通路后类器官直径进一步减小(P<0.05),活力进一步降低(P<0.05)。相较于低表达对照组,shDDX3Y组类器官直径显著增大(P<0.05),活力显著增加(P<0.05),抑制IL-6/JAK/STAT3信号通路后类器官直径显著减小(P<0.05),活力显著降低(P<0.05)。RBPmap在线网站预测结果提示DDX3Y很可能与IL-6的前体mRNA发生结合(Z-score>3,结合信号显著)。结论 剪接因子DDX3Y下调促进男性胃癌细胞增殖和类器官生长,其调控IL-6的可变剪接并可进一步通过影响IL-6/JAK/STAT3信号通路发挥促进肿瘤进展的作用。
- 2025  .  18(6):    642-651
    [摘要](745)     [PDF](1330) - 恶性肿瘤相关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 王 学1,梁 活1,卢秋红1,黄秋慧1,岑庚钰1,梁志坚1,2
- [摘要]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相关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3例恶性肿瘤相关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2分,43例)和预后良好组(≤2分,40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研究指标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血小板计数[OR(95%CI)=0.991(0.983~0.998),P=0.019]、血清前白蛋白水平[OR(95%CI)=0.986(0.975~0.998),P=0.022]是恶性肿瘤相关脑梗死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系统炎症反应指数(SIRI)增高[OR(95%CI)=1.285(1.027~1.607),P=0.028]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血清前白蛋白及SIRI均可有效预测恶性肿瘤相关脑梗死预后不良的发生(P<0.05),且三指标联合的预测效能较单一指标更优[AUC(95%CI)=0.800(0.697~0.889)],灵敏度为74.4%,特异度为72.5%。结论 SIRI、血小板计数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恶性肿瘤相关脑梗死患者预后相关,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患者预后。
- 2025  .  18(6):    652-656
    [摘要](678)     [PDF](902) - 自主神经功能对胃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 徐鹏演,南海鸥,蔡雨玲,李嘉宇,葛苗苗,王 刚,江志伟
- [摘要] 目的 分析自主神经功能对胃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至2024年5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72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患者入院后检测正常窦性心搏间期的标准差(SDNN)值以评估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根据术前第1天SDNN值将患者分为SDNN低值组(SDNN<102 ms,32例)和SDNN正常组(SDNN为102~180 ms,40例)。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和炎症指标。结果 SDNN正常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早于SDNN低值组,术后住院天数少于SDNN低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2天、第3天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术后第1天,SDNN正常组术后第3天VAS评分低于术后第2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和第3天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高于术前,两组术后第3天WBC水平低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SDNN正常组WBC水平显著低于SDNN低值组(P<0.05)。结论 良好的自主神经功能有助于胃癌患者抵御手术应激,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术后疼痛情况和炎症状态。SDNN有望成为一个术前预康复指标,评估患者术后康复状态,指导临床实践。
- 2025  .  18(6):    657-661
    [摘要](691)     [PDF](896)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PIM2和PFKFB3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的关联性分析
- 卫佳丽1,黄钦蓉1,杨金平2,黄 娜3,杨 黎3
- [摘要]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组织中前病毒插入序列2(PIM2)和果糖-2,6-二磷酸酶异构体3(PFKFB3)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NSCLC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取NSCLC组织及癌旁组织(距癌组织>3 cm),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IM2、PFKFB3表达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PIM2、PFKFB3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71.43% vs 14.29%,68.73% vs 16.33%;P<0.05)。PIM2、PFKFB3表达情况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无关联(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PIM2阳性表达、PFKFB3阳性表达是NSCLC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98例NSCLC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54.08%。PIM2及PFKFB3阴性表达患者的生存预后优于阳性表达患者(log-rank检验: χ2=5.777,P=0.016; χ2=5.422,P=0.020)。结论 PIM2、PFKFB3阳性表达与患者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及不良预后有关。
- 2025  .  18(6):    662-666
    [摘要](949)     [PDF](1116) - 单孔腔镜保留乳头乳晕的皮下腺体全切术联合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治疗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 叶 娴1,2,邓润枢1,袁泳锨1,邓丁梅1,温润耀1,何广宁1
- [摘要] 目的 观察单孔腔镜保留乳头乳晕的皮下腺体全切术(NSM)联合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治疗乳腺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术式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接受单孔腔镜NSM联合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39例)和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联合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62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预后情况及乳房美容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口长度、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切口数量、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2024年10月,两组均未出现局部复发。对照组有2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骨转移1例;观察组无远处转移情况发生。两组随访期间均无死亡。观察组Harris量表评分结果为优和良的比例较高,乳房美容效果的总体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腔镜NSM联合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术创伤小,患者预后及术后美容效果好,值得临床推荐。
- 2025  .  18(6):    667-672
    [摘要](844)     [PDF](951) - 肾脏病患儿并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 杨 琴,冯仕品
- [摘要] 目的 分析肾脏病患儿并发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4年8月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8例肾脏疾病并发PRES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 8例患儿均应用过糖皮质激素,7例应用过免疫抑制剂。临床表现主要为高血压、头痛、头晕、抽搐、意识障碍、视力障碍。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显示病灶主要累及顶枕叶皮质及皮质下层(7例),可累及额叶(5例)、颞叶(2例)、半卵圆中心(2例)及双侧脑室(1例)。经对症治疗后,患儿临床表现及MRI检查结果均好转。截至2024年12月,8例患儿均无复发PRES。结论 肾脏病患儿可并发PRES,其发生与原发病、高血压及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一定关联,头颅MRI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可将神经系统损伤降至最低。
- 2025  .  18(6):    673-677
    [摘要](653)     [PDF](1034) - 改良经剑突下及肋弓下切口术式与充气式剑突下入路切除胸腺肿瘤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 马新刚,袁 欣,王雁冰,陈晓峰,严英光,王新刚
- [摘要] 目的 比较改良经剑突下及肋弓下切口术式与充气式剑突下入路切除胸腺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4年2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胸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行充气式剑突下入路切除,38例)和观察组(行改良经剑突下及肋弓下切口术式切除,42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肺功能指标、炎症指标、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止痛泵按压次数、临床疗效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 h、24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止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48% vs 73.68%; χ2=3.869,P=0.048),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14% vs 23.68%; χ2=4.281,P=0.038)。结论 与充气式剑突下入路切除胸腺肿瘤相比,改良经剑突下及肋弓下切口术式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患者康复更快,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荐。
- 2025  .  18(6):    678-682
    [摘要](1685)     [PDF](908) -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36例临床特征分析
- 许 丽1,王倩云2,邵贤丽2,张 帆1,赵华锋2
-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4年9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AE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6例患儿中男20例(55.56%),女16例(44.44%)。最小发病年龄为1岁,最大发病年龄为13岁6个月,平均发病年龄为(7.21±3.88)岁。急性起病(<1周)16例(44.44%),亚急性起病(1周~3个月)20例(55.56%)。21例(58.33%)发病前存在前驱感染症状。癫痫发作是最常见症状[19例(52.78%)]。36例脑脊液(CSF)的性状及透明度均基本正常。21例(58.33%)CSF有核细胞数增多(>5×106/L),3例(8.33%)CSF氯升高(>130 mmol/L),14例(38.89%)CSF蛋白异常,7例(19.44%)CSF葡萄糖异常。所有患儿的CSF标本均未检测到病原体。36例患儿中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抗体阳性10例(27.78%),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阳性7例(19.44%),抗接触蛋白相关样蛋白2(CASPR2)抗体阳性6例(16.67%)。28例(77.78%)存在脑电图(EEG)异常。35例患儿接受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其中14例(40.00%)表现异常。接受免疫治疗的患儿中68.75%(22/32)完全康复,无神经精神系统后遗症。结论 学龄期是儿童AE的发病高峰期,多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常伴前驱感染史,癫痫发作是最常见症状。抗NMDAR脑炎占儿童AE比例最高。AE患儿EEG异常率较高,但缺乏特异性。早期规范化免疫治疗对大多数AE患儿效果显著。
- 2025  .  18(6):    683-689
    [摘要](712)     [PDF](1163) - 无创产前检测对性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情况的影响及相关伦理思考
- 张 鹏,莫伟英,蒙明慧,张红燕
- [摘要] 目的 分析无创产前检测(NIPT)对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CAs)检出情况的影响,并对相关伦理问题进行思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遗传咨询及产前染色体核型分析的17 211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NIPT开展前后SCAs检出率的变化情况,以及SCAs在产前诊断中的指征分布情况。探讨影响47,XXX检出的因素。总结不同类型SCAs孕妇的妊娠选择情况。结果 在开展NIPT前(2015年之前),SCAs检出率为0.35%(20/5 680),47,XXX检出率为0.07%(4/5 680);在开展NIPT后,SCAs检出率上升至1.35%(156/11 531),47,XXX检出率上升至0.24%(28/11 531)。2005—2023年47,XXX的检出率与总SCAs检出率(r=0.812,P<0.001)、孕妇年龄(r=0.719,P<0.001)和NIPT检测量(r=0.812,P<0.001)呈正相关。152例产前诊断结果为SCAs的孕妇中,NIPT高风险是其主要指征,占40.79%(62/152),其次为单纯高龄,占15.13%(23/152)。134例SCAs孕妇接受了随访,其中71例(52.99%)选择终止妊娠。其中47,XXX的终止妊娠率最高,为70.83%(17/24);其次为45,X(66.67%,22/33)。结论 NIPT的开展显著提高了SCAs的检出率,但其筛查和诊断的应用涉及复杂的伦理问题。临床应积极开展遗传咨询服务,减少因认知偏差导致的不必要终止妊娠。
- 2025  .  18(6):    690-695
    [摘要](838)     [PDF](1040) 病例报告
- 胸腔镜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胸腹横膈瘘一例
- 王璐璐1,2,郑 威3,包佩玲1
- [摘要] 该文报道了胸腔镜治疗腹膜透析相关性胸腹横膈瘘一例。
- 2025  .  18(6):    696-698
    [摘要](665)     [PDF](926) 新进展综述
- IL-36在类风湿关节炎及间质性肺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张泰华1,潘丽丽2,廖 华2
- [摘要] 白细胞介素-36(IL-36)作为白细胞介素-1超家族的成员,具有促炎、促纤维化以及免疫调节等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IL-36与类风湿关节炎以及间质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该文对IL-36在类风湿关节炎及间质性肺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2025  .  18(6):    699-703
    [摘要](870)     [PDF](1148) -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诊疗进展
- 杨 勇,史雨林,陆金标,苏忠平,康永杰,岳 娟,于 擘
- [摘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在儿童中发病率高且危害严重。由于社会对OSA的整体认知不足、缺乏有效的筛查机制及便捷的确诊手段,目前OSA在目标人群中仍未得到充分诊断。近年来,OSA在诊疗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多争议。该文对儿童OSA的诊疗进展作一综述。
- 2025  .  18(6):    704-708
    [摘要](672)     [PDF](908) -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风险评估系统研究进展
- 蓝小雯,黄文文,黄 晓,尹 东
- [摘要] 老年人群髋部骨折的发生率较高,手术是目前治疗的首选方式。老年患者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导致手术风险显著增加。选择合适的评估模型对于预测患者并发症及死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风险评估系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2025  .  18(6):    709-713
    [摘要](759)     [PDF](967) 读者·作者·编者
-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稿约
- 2025  .  18(6):    -
    [摘要](1319)     [PDF](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