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 出版单位:《中国临床新医学》编辑部
  • 主 编:尹    东
  • 地址: 530021 广西南宁市桃源路6号
  • 出版日期:每月30日
  • 电话:0771-2186013
  • 邮箱:zglcxyxzz@163.com
  • 网址:www.zglcxyxzz.com
  • 印刷:广西壮族自治区机关文印中心
  • 发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书报刊发行局
  • 邮发代号:48-173
  • 定价:每期16.00元,全年192.00元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1674-3806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5-1365/R

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师协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性科技期刊(月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欢迎踊跃投稿和订阅。

详细信息

2025年第18卷第4期

(下载当期目录)

    本期目录
  • 2025年 第4期 目录、封面、封底
    2025  .  18(4):    -    [摘要](101)    [PDF](71)
  • 述评
  • 我国儿童艾滋病防治现状及挑战
    曾小良1,陈 微2,杨秋艺2,蓝光华1
    [摘要] 随着艾滋病母婴阻断和儿童抗病毒治疗覆盖面不断扩大,我国新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儿童数和HIV感染儿童病死率不断下降,但防治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抗艾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该文简要概述了当前我国儿童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及存在问题,以期不断完善防治措施,进一步降低儿童HIV感染率和艾滋病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2025  .  18(4):    357-361    [摘要](98)    [PDF](124)
  • 艾滋病防控专题
  • 2016—2024年湖南省新报告青年HIV/AIDS患者特征分析
    陈 洁,周艳君,覃碧云,张静航,刘 维,郑 军,邹潇白
    [摘要] 目的 分析2016—2024年湖南省新报告青年HIV/AIDS患者特征,为提高青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收集2016—2024年湖南省新报告青年HIV/AIDS患者信息并分析,探索影响HIV/AIDS晚发现和CD4+ T淋巴细胞检测及时性的因素。结果 2016—2024年湖南省新报告青年HIV/AIDS患者6 392例,其中男性5 996例(93.80%),同性性传播4 282例(66.99%),异性性传播1 959例(30.65%),学生1 849例(28.93%)。学生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21岁,其男性、未婚、同性性传播、非婚非商业性行为以及检测咨询来源占比高于非学生(P<0.05)。1 108例(17.33%)患者为晚发现HIV/AIDS,4 429例(69.29%)患者及时完成首次CD4+ T淋巴细胞检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2~24岁[OR(95%CI)=1.355(1.032~1.778)]较15~17岁者更可能为晚发现HIV/AIDS,学生[OR(95%CI)=0.774(0.654~0.917)]、同性性传播[OR(95%CI)=0.831(0.719~0.961)]、检测咨询[OR(95%CI)=0.492(0.426~0.567)]和其他样本来源[OR(95%CI)=0.606(0.462~0.796)]者晚发现HIV/AIDS的概率更低(P<0.05)。学生[OR(95%CI)=1.344(1.187~1.523)]、同性性传播[OR(95%CI)=1.229(1.081~1.397)]、检测咨询来源[OR(95%CI)=1.218(1.083~1.369)]者首次CD4+ T淋巴细胞检测更及时(P<0.05),其他感染途径[OR(95%CI)=0.505(0.361~0.708)]者CD4+ T淋巴细胞检测及时性更低(P<0.05)。结论 湖南省每年报告青年HIV/AIDS患者,其中存在较低年龄时感染,应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多方力量尽早做好防艾宣教干预,推广自愿咨询检测和主动检测,促进早检测、早发现。对患者做好随访管理关怀,推动治疗工作开展,减少二次传播。
    2025  .  18(4):    362-367    [摘要](95)    [PDF](117)
  • 云南省性病就诊者HIV感染状况及新发现病例特征多维度监测数据分析
    宋丽军,付丽茹,张祖样,肖民扬,李雪华,牛 瑾,胡 轶,苏兴芳,施玉华
    [摘要] 目的 了解云南省性病就诊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分析性病门诊新发现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主动监测和被动监测相结合方式,多维度收集云南省性病就诊者基本人口学信息、接受HIV检测及阳性发现情况、HIV感染相关影响因素、新报告HIV/AIDS病例特征等资料,综合分析性病就诊者HIV感染状况及分布特征。结果 2023年云南省共检测性病就诊者63 287例,其中HIV筛查阳性885例,筛查阳性率为1.40%;HIV确证阳性829例,确证阳性率为1.31%。男性性病就诊者HIV筛查阳性率和确证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边境地区性病就诊者HIV筛查阳性率和确证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边境地区(P<0.05)。HIV确证阳性率分布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为0.077(Z=1.883,P=0.035)。性病门诊2023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111例,男女性别比为3.63∶1,职业以农民为主(60.36%),年龄集中在20~49岁(63.06%),79.28%为异性性传播,19.82%为同性性传播。哨点监测数据显示,年龄≥34岁、有注射毒品史、有同性性行为史、近1年患过性病、近1年接受过HIV检测并知晓结果的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感染率更高(P<0.05)。结论 云南省性病就诊者HIV阳性率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应重点关注边境地区以及空间分布呈现“高-高”聚集的地区,男性、有高危行为及性病史的就诊者存在更高的HIV感染风险。性病门诊新发现HIV/AIDS病例以男性青壮年为主,文化程度不高,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为精准指导艾滋病防治工作,今后应持续开展对该人群的综合监测。
    2025  .  18(4):    368-372    [摘要](92)    [PDF](95)
  • 广西HIV感染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况调查
    唐 帅,刘 静*,刘玄华,吴秀玲,韦佳楠,朱秋映
    [摘要] 目的 调查广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况。方法 收集2022年12月31日前通过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报告的现存活病例中现住址为广西,于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出生的37例HIV感染儿童及其父母的病例信息,从广西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中获得患儿的预防接种信息,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系统搜索患儿的AEFI记录,综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患儿的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结果 37例HIV感染儿童中,男19例,女18例;HIV确证阳性时年龄中位数为19月龄;感染途径主要为母婴传播(35例,占94.59%);正在开展抗病毒治疗30例;母亲在产时已感染HIV(包含孕前、孕期、产期确证阳性)20例,母亲产后发现HIV确证阳性17例。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4.59%,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群流脑多糖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接种率均为75.68%,含麻疹减毒活疫苗成分疫苗的接种率为65.71%。共33例患儿接种了162剂次减毒活疫苗,但无相关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结论 广西的HIV感染儿童传播途径仍以母婴传播为主,诊断月龄有所提前,大部分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低,需要加强HIV感染儿童预防接种知识培训,探讨更有效的疫苗接种策略,为HIV感染儿童提供及时的疫苗保护。
    2025  .  18(4):    373-377    [摘要](100)    [PDF](91)
  • 三种综合判定策略对新报告HIV-1感染者新近感染的判定效能比较
    杨 洪1,张 英2,王 楠1,万晓宇2,肖 丽2,周 玚1,梁 姝1
    [摘要] 目的 比较三种新近感染综合判定策略(RITAs)判定四川省某市新报告HIV-1感染者新近感染的效能。方法 收集四川省某市2022—2024年新报告HIV-1感染者资料,基于样本基线不同指标组合分为三种判定策略:未接受抗病毒治疗+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法(LAg-EIA)+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为RITA1;未接受抗病毒治疗+LAg-EIA+基线病毒载量为RITA2;未接受抗病毒治疗+LAg-EIA+CD4+ T淋巴细胞计数+基线病毒载量为RITA3。以感染时间判定新近感染的策略为本研究参考策略,分别计算三种RITAs的符合率,利用χ2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不同策略的判定效能。结果 该研究共纳入349例HIV-1感染者,主要以异性性传播(95.13%)、55岁及以上(76.79%)、男性(66.19%)为主,150例(42.98%)首次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RITA1、RITA2和RITA3的符合率分别为71.92%、69.63%、71.92%。综合χ2检验和ROC曲线分析结果,RITA1和RITA2与参考策略对HIV-1新近感染的判定结果无显著差异,有一定应用价值。RITA2的特异度最高,为0.762,ROC曲线下面积为0.600(95%CI:0.525~0.674)。结论 将免疫学和病毒学指标纳入现有HIV-1的RITAs有一定的判定意义,各地应根据本地疫情特点及HIV-1感染者基线检测数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判定策略。
    2025  .  18(4):    378-383    [摘要](91)    [PDF](76)
  • 2013—2022年天津市南开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求询者特征及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郑雅静1,龚 卉2,侯 莹1,朱佩钰1,张 亭1,董笑月2
    [摘要] 目的 分析2013—2022年天津市南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求询者的基本特征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艾滋病性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2022年天津市南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接受VCT者的一般资料和HI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22年天津市南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共接待3 853名咨询检测者,其中男性3 333人(86.50%),20~29岁年龄者2 266人(58.81%),未婚2 644人(68.6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 949人(76.54%),主要求询原因为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史1 814人(47.08%)。HIV抗体阳性率为3.45%(133例),梅毒感染率为1.40%(5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50岁、高中或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史以及梅毒感染是HI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年龄≥50岁、HIV感染是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013—2022年HIV感染率和梅毒感染率均呈波动性变化,其中HIV感染率2013—2019年呈上升趋势,2019—2022年显著下降(APC=-61.49%,P=0.000 4);梅毒感染率2013—2020年显著上升(APC=68.82%,P=0.037),2020—2022年显著下降(APC=-94.26%,P=0.022)。结论 2013—2022年天津市南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数据显示,HIV感染率和梅毒感染率介于全国平均水平与高发地区之间。青年、老年及低学历群体感染风险较高,需加强精准干预。建议优化检测策略,强化宣传教育,关注特殊群体需求,构建综合防治体系,以降低感染风险,保障公众健康。
    2025  .  18(4):    384-388    [摘要](93)    [PDF](92)
  • 论著
  •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改善结直肠癌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宁绮婷,陈形梅,黄珊珮,朱丽叶,丘新泽,刘诗权
    [摘要]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改善结直肠癌(CRC)细胞对顺铂(DDP)敏感性的机制。方法 选择人CRC细胞RKO进行实验,根据不同的干预方法设置对照组、EGb761组、DDP组及EGb761+DDP组。采用CCK-8法检测EGb761、DDP对RKO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鞘氨醇激酶1(SphK1)和凋亡相关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RKO细胞的凋亡水平。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SphK1低表达的RKO细胞株,分析敲低SphK1和EGb761干预对凋亡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银杏叶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分子对接探讨它们与SphK1的结合能力。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EGb761可抑制RKO细胞的增殖,并增强RKO细胞对DDP的敏感性。RT-qPCR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Gb761组、DDP组和EGb761+DDP组Caspase 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EGb761+DDP组的表达水平较EGb761组、DDP组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EGb761组、DDP组和EGb761+DDP组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EGb761+DDP组的表达水平较EGb761组、DDP组更低(P<0.05)。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Gb761组、DDP组和EGb761+DDP组的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且EGb761+DDP组的凋亡率较EGb761组、DDP组更高(P<0.05)。EGb761可抑制RKO细胞SphK1蛋白表达,且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性(P<0.05)。经慢病毒转染法成功构建SphK1低表达的RKO细胞株,敲低SphK1能显著提升RKO细胞对DDP的敏感性,而EGb761增强RKO细胞对DDP敏感性及促进凋亡的作用依赖于对SphK1的抑制。分子对接结果表明,银杏叶主要活性成分白果内酯、毛茛素、芝麻素、(+)-儿茶素、(-)-儿茶素和异鼠李亭与SphK1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通过抑制SphK1表达促进细胞凋亡,从而增强CRC细胞对DDP的敏感性。
    2025  .  18(4):    389-395    [摘要](103)    [PDF](67)
  • Garcinone C对鼻咽癌细胞溶酶体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戴怡萍1,尹富强2,王春来1,孙雪梅1,张锦焰3,刘 夏1
    [摘要] 目的 探讨Garcinone C对鼻咽癌细胞溶酶体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选择鼻咽癌细胞HONE1和S18进行实验,以Garcinone C进行干预处理。采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通过磷酸酯法检测酸性磷酸酶活性。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溶酶体膜蛋白1(LAMP1)、半乳糖凝集素-3(Gal-3)、组织蛋白酶D(CTSD)的表达量,并观察其定位。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TSD、LAMP1、Gal-3、Ras相关蛋白Rab-7a(Rab7a)、囊泡相关膜蛋白8(VAMP8)的表达水平。结果 Garcinone C可抑制鼻咽癌细胞活力及酸性磷酸酶活性(P<0.05),促进胞质中LAMP1、Gal-3、CTSD表达量上升(P<0.05)。经Garcinone C干预后,鼻咽癌细胞CTSD、LAMP1、Gal-3、Rab7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VAMP8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调控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Garcinone C可能通过损伤鼻咽癌细胞溶酶体发挥治疗作用,有望成为鼻咽癌化疗药物开发的候选先导化合物。
    2025  .  18(4):    396-401    [摘要](88)    [PDF](60)
  • 肝细胞癌组织中miR-129-5p、CBX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季晓磊1,其其格1,王泽鑫2
    [摘要] 目的 分析肝细胞癌(HCC)组织中miR-129-5p、色素框同源物4(CBX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20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HCC组织和正常组织中CBX4蛋白水平以及miR-129-5p与CBX4靶向调控关系。取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5 cm)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组织中miR-129-5p、CBX4 mRNA水平。根据癌组织中miR-129-5p水平的平均值将患者分为miR-129-5p低表达组和miR-129-5p高表达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组织中CBX4蛋白表达情况。根据癌组织中CBX4蛋白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CBX4阳性表达组和CBX4阴性表达组。记录患者随访3年期间生存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癌组织中miR-129-5p与CBX4 mRNA水平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HCC组织中CBX4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miR-129-5p与CBX4蛋白存在靶向调控关系。HCC患者癌组织中CBX4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65.00%(78/120)vs 24.17%(29/120), χ2=40.492,P<0.05)]。癌组织中miR-129-5p水平低于癌旁组织,CBX4 mRNA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miR-129-5p水平与CBX4 mRNA水平呈负相关(r=-0.676,P<0.05)。miR-129-5p低表达组(<0.72)临床分期Ⅲ~Ⅳ期、肿瘤低分化、有血管侵犯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miR-129-5p高表达组(≥0.72)(P<0.05)。CBX4阳性表达组临床分期Ⅲ~Ⅳ期、肿瘤低分化、有血管侵犯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CBX4阴性表达组(P<0.05)。miR-129-5p高表达组的生存预后优于miR-129-5p低表达组(log-rank检验: χ2=19.048,P<0.001)。CBX4阴性表达组的生存预后优于CBX4阳性表达组(log-rank检验: χ2=11.977,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129-5p高表达是患者存活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CBX4阳性表达、临床分期Ⅲ~Ⅳ期是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CC组织中miR-129-5p水平降低,CBX4水平升高,二者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血管侵犯及生存预后有关。
    2025  .  18(4):    402-407    [摘要](91)    [PDF](76)
  • 参考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黄纯谊1,孙法瑞2,李 博2,冯绍胜1,叶恒毅1,程镉镉1
    [摘要] 目的 观察参考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假体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于黄石市中心医院行THA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髋臼假体定位方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参考髋臼横韧带定位法,64例)和对照组(采用定位杆徒手目测定位法,6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情况(Harris评分)、髋关节旋转中心偏移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髋关节旋转中心垂直偏移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水平偏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旋转中心重建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arris评分均呈上升趋势(P<0.05)。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69% vs 16.13%; χ2=4.496,P=0.034)。结论 在THA中应用参考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假体有助于减少重建后髋关节旋转中心偏移,有利于髋关节功能康复。
    2025  .  18(4):    408-412    [摘要](88)    [PDF](59)
  • 肌骨超声引导下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在肱骨外上髁炎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朱丽娜,李海泽,刘雅娟,刘鸿欣
    [摘要] 目的 观察肌骨超声引导下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在肱骨外上髁炎(LE)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招募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行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的106例LE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术后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肌骨超声引导下注射PRP治疗,连续4周。于康复治疗前、康复治疗第2周、康复治疗第4周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肘关节功能及上肢功能、无痛握力(PFG)及日常生活能力。于术后第6个月比较两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记录两组术后康复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康复治疗第2周、康复治疗第4周前臂外旋、前臂内旋及静息状态下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显著低于康复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康复治疗第2周、康复治疗第4周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低于康复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康复治疗第2周、康复治疗第4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PFG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显著高于康复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康复治疗第2周、康复治疗第4周上肢功能障碍(DASH)评分显著低于康复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45% vs 77.36%, χ2=4.711,P=0.030)。两组术后康复治疗期间均无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肘关节局部肿胀、疼痛加剧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肌骨超声引导下注射PRP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LE患者术后上肢功能、肘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程度,降低炎症状态,安全有效。
    2025  .  18(4):    413-418    [摘要](88)    [PDF](62)
  • 新生儿肺脏常见疾病的肺脏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
    封在李1,2,杨明杰3,黄 娜1,2,4,张美玲2,徐 芳5,段生鸾5,李 蕊2,郭云华3
    [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肺脏常见疾病的肺脏超声(LUS)声像图特征。方法 招募2018年3月至2024年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德宏医院(德宏州人民医院)出生的疑似罹患肺脏疾病的新生儿466例,均接受胸部X线和LUS检查,两种检查时间间隔≤15 min,结合临床表现,两种检查诊断结果一致。归纳和总结不同类型新生儿LUS声像图特征。结果 466例新生儿中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症(TTN)8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69例,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9例,胎粪吸入综合征(MAS)57例,新生儿肺炎(NP)89例,新生儿肺出血(NPH)6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20例,新生儿肺不张3例,新生儿气胸8例,非肺部疾病新生儿97例。新生儿正常肺脏的LUS声像图特征:胸膜线和A-线无异常,肺滑存在;M型超声表现为沙滩征;无肺泡-间质综合征(AIS)、致密B-线、白肺和肺实变;可存在B-线/彗星尾征。TTN的LUS声像图特征:具备胸膜线异常、A-线异常、沙滩征;具备AIS/致密B-线/白肺、双肺点、B-线/彗星尾征中的一项或多项;可具备肺岛、胸腔积液。NRDS、ARDS、MAS、NP、NPH、BPD的LUS声像图特征:具备肺实变、碎片征、磨玻璃征、雪花征、肺搏动、沙滩征之一;可具备B-线/彗星尾征、AIS/致密B-线/白肺、双肺点、胸膜线异常、A-线异常、胸腔积液;共同点为存在LUS影像学的肺实变。新生儿肺不张的LUS声像图特征为肺实变,但是未观察到双肺点、胸腔积液。新生儿气胸的LUS声像图特征:具备肺滑异常、平流层征,可有肺点。结论 LUS可用于新生儿肺脏常见疾病的检查和诊断,但同一疾病可同时存在多个声像图特征,而同一声像图特征也可能提示不同的疾病,临床医师需要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2025  .  18(4):    419-424    [摘要](72)    [PDF](61)
  • 重复外周磁刺激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痉挛型双瘫患儿A型肉毒毒素治疗后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王 莉,李新剑,吴 野,仇爱珍,张梦然
    [摘要] 目的 观察重复外周磁刺激(rPMS)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痉挛型双瘫患儿A型肉毒毒素(BoNT-A)治疗后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招募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痉挛型双瘫患儿。患儿入组后均接受BoNT-A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行rPMS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和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各30例。分别在BoNT-A治疗前和康复治疗3个月后采用儿童平衡量表(PBS)评估患儿的平衡功能,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GMFM-88)D功能区评分、E功能区评分评估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采用1 min步行实验(1MWT)评估患儿的步行能力。结果 BoNT-A治疗前,两组PBS评分、1 min步行距离以及GMFM-88 D功能区评分、E功能区评分、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3个月后,两组PBS评分和GMFM-88 D功能区评分、E功能区评分及总分高于BoNT-A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1 min步行距离长于BoNT-A治疗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痉挛型双瘫患儿在BoNT-A治疗后辅以rPMS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提高步行稳定性,改善下肢运动功能。
    2025  .  18(4):    425-429    [摘要](78)    [PDF](56)
  • 目标-活动-运动集成疗法在学龄前期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徐晓萌,王 岩,李逸清,李凤岩,张 晨,李 贺,李海天
    [摘要] 目的 观察目标-活动-运动集成(GAME)疗法在学龄前期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招募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学龄前期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有2例因病终止训练,1例转至外地继续康复;观察组有3例转至外地继续康复。最终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25例纳入研究。两组患儿均通过医院康复与家庭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接受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CIMT)。观察组根据GAME疗法原则设计并开展训练。康复治疗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arroll手功能评定量表(UEFT)评分和儿童生活功能评估量表(PEDI)标准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UEFT评分和PEDI标准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EFT评分和PEDI标准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ME疗法应用于学龄前期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的上肢功能训练,可以更好地改善其上肢功能,提高自理能力。
    2025  .  18(4):    430-434    [摘要](78)    [PDF](62)
  •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脑结构观测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袁 野,盛 茂,王 松,崔 萍,连 虎,吴 慧,钟 星,夏金翔,李传敏
    [摘要] 目的 探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脑结构观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招募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OSAS患者36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36名为对照组。应用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研究对象睡眠情况。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查头部,运用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分析(VBM)获得脑灰质体积(GMV),并分析观察组不同脑区GMV变化情况。应用埃普沃思嗜睡调查问卷(E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评。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右侧额上回GMV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觉醒次数大于对照组,平均血氧浓度、最低血氧浓度、深睡眠期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浅睡眠期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ESS评分高于对照组,MoCA评分、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双侧颞上回、双侧丘脑、右侧额上回、左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的GMV显著减小,未发现GMV增加的脑区。右侧额上回GMV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380,P=0.011)。结论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有助于早期发现OSAS患者存在的脑结构及功能异常,指导临床早期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2025  .  18(4):    435-439    [摘要](94)    [PDF](61)
  • 应急性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对胚胎质量及发育潜力的影响
    公方强,黄 华,劳艳萍,施 丽,牛向丽
    [摘要] 目的 探讨应急性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技术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对胚胎质量及发育潜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23年5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殖医院行应急性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55例患者(55个周期,冻卵组)的临床资料,另随机抽选同期以新鲜卵母细胞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201例患者(201个周期)作为对照组。分析冷冻卵母细胞复苏后行ICSI的结果情况,并比较两组受精情况、胚胎发育情况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55个周期进行卵母细胞冷冻,其中12个周期未解冻仍处于冷冻状态,其余43个周期共450枚卵母细胞全部解冻,存活400枚,复苏存活率为88.89%。冻卵组的移植胚胎数多于对照组,但其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和可利用囊胚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精率、正常卵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冻卵组无可移植胚胎周期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冻卵组种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流产率、活产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出生缺陷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急性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可能对胚胎有一定损伤,但是仍可获得与新鲜卵母细胞相近的临床结局,是取卵日无可用精子补救措施和保存女性生育力的有效方法。
    2025  .  18(4):    440-444    [摘要](104)    [PDF](65)
  • 病例报告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烧伤后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一例
    陈子昂,黎钰敏,胡逸萍,张金丽,汪锦伦,张 志
    [摘要] 该文报道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烧伤后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一例。
    2025  .  18(4):    445-447    [摘要](98)    [PDF](81)
  • 胸部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肿瘤一例
    黄永塔,唐珍玲,莫祥兰
    [摘要] 该文报道了胸部SMARCA4缺失性未分化肿瘤一例。
    2025  .  18(4):    448-450    [摘要](81)    [PDF](85)
  • 护理研讨
  • 腹部外科手术后伤口延迟愈合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赵 强,曹松梅,柏素萍
    [摘要] 目的 构建并验证腹部外科手术后伤口延迟愈合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8月1日至2024年8月1日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6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7∶3的比例将所有患者分为训练集(444例)和验证集(191例)。根据伤口愈合情况将训练集患者分为正常愈合组(愈合时间≤2周,322例)和延迟愈合组(愈合时间>2周,122例)。通过LASSO回归筛选自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腹部外科手术后伤口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拟合度和临床适用性。结果 LASSO回归筛选出的8个自变量分别为血红蛋白、总蛋白、伤口面积、糖尿病史、术后2周内有无感染、术前3个月内有无化疗、吸烟史、手术类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大的伤口面积、有糖尿病史、术后2周内有感染、术前3个月内有化疗、有吸烟史是腹部外科手术后伤口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较高的血红蛋白水平、较高的总蛋白是腹部外科手术后伤口延迟愈合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基于7个影响因素构建腹部外科手术后伤口延迟愈合的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在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950(0.926~0.975),灵敏度为92.60%,特异度为87.90%;模型在验证集的AUC(95%CI)为0.945(0.900~0.990),灵敏度为96.00%,特异度为87.20%,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预测腹部外科手术后伤口延迟愈合风险的概率与实际概率基本一致,具有良好的校准度。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训练集: χ2=4.805,P=0.778;验证集: χ2=0.402,P=0.818)证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临床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在临床的适用性好。结论 基于血红蛋白、总蛋白、伤口面积、糖尿病史、术后2周内有无感染、术前3个月内有无化疗、吸烟史等7个影响因素构建的腹部外科手术后伤口延迟愈合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2025  .  18(4):    451-456    [摘要](77)    [PDF](76)
  • 新进展综述
  • 反流性牙侵蚀的病因与诊疗研究进展
    胡紫凌1,2,王 磊3,宋玮华4,徐亭亭2,程艳梅1,2
    [摘要] 反流性牙侵蚀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口腔后,由非细菌性酸化学诱导的牙齿硬组织发生不可逆的软化和脱矿破坏。其临床诊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欠佳。反流性牙侵蚀和磨牙症密切相关,二者协同作用可破坏全牙列。鉴于该病的渐进性,强调早期干预,保护牙齿结构的完整性。该文对反流性牙侵蚀的病因与诊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5  .  18(4):    457-461    [摘要](90)    [PDF](94)
  • 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许 厅1,辜雅静1,刘俪婷2,姜 燕2,苏朝江2,刘宗旸2
    [摘要] 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容量状态紊乱的病理现象。容量状态紊乱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准确评估机体容量状态对血液透析患者至关重要。近年来,超声评估法、生物电阻抗分析和生物标志物等容量评估方法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关注,但每种方法都存在局限性。该文对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5  .  18(4):    462-466    [摘要](75)    [PDF](73)
  • 低浓度阿托品在治疗近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李锦萍,洪 露,覃德成
    [摘要] 近视是全球公共健康问题,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低浓度阿托品因其在近视防控中的显著效果和较轻的不良反应,受到广泛关注。该文对低浓度阿托品在治疗近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5  .  18(4):    467-470    [摘要](90)    [PDF](64)
更多>>

检索项

检索词


高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