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由中国医师协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性科技期刊(月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欢迎踊跃投稿和订阅。
详细信息- 2023年 第4期 目录、封面、封底
- 2023.16(4):-[摘要](182)[PDF](389)
- 主观认知下降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默认网络的静息态fMRI研究
- 韦懿宸,梁玲艳,黎晓程,张清萍,段高雄,刘 颖,邓德茂
- 2023.16(4):305-310[摘要](208)[PDF](473)
- 伴消极完美主义首发抑郁症患者低频振幅脑功能改变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 范春华,周 瀛,陈雁菁,刘 萍,易思婕,李卫晖,刘 军
- 2023.16(4):311-316[摘要](190)[PDF](469)
-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探索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对难治性抑郁症视觉网络的即刻调节效应
- 罗 屹,陈丽梅,孙继飞,郭春蕾,李小娇,马 跃,高山山,陈庆燕,刘 勇,方继良
- 2023.16(4):317-321[摘要](171)[PDF](429)
- 儿童失神性癫痫的静息态fMRI指标一致性分析
- 余倩倩,刘高平,许 强,张其锐,卢光明,张志强
- 2023.16(4):322-329[摘要](172)[PDF](440)
- 未经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全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分数低频振幅研究
- 龚 涛,程卫玲,陶 娜,曾 瀛,罗文明,王樱花,周福庆
- 2023.16(4):330-335[摘要](185)[PDF](439)
- 基于3D APTw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脑胶质瘤IDH突变状态及WHO分级的研究
- 秦 倩,高 翾,张 岚,汪 晶
- 2023.16(4):336-341[摘要](166)[PDF](422)
-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血管斑块和脑血流动力学评估的MRI研究新进展
- 梁冬玲,冯汝静,邓德茂
- 2023.16(4):342-347[摘要](195)[PDF](453)
- 山竹果皮提取物Garcinone E对鼻咽癌S18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 韦 丹,张 菡,尹富强,刘 夏
- 2023.16(4):348-353[摘要](184)[PDF](450)
- 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代谢功能分析
- 任腾竹,李桂花,梁肖玉,郭琳玲,刘新通
- 2023.16(4):353-359[摘要](157)[PDF](429)
- 基于预训练的Swin Transformer模型构建及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效能分析
- WANG Gang,王洪敏,王善志,朱永俊,柳明杰
- 2023.16(4):360-365[摘要](154)[PDF](428)
- 老年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L-33水平和骨转换标志物表达水平与骨折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 殷 乐,张豪杰,张平超,凌中华
- 2023.16(4):365-370[摘要](157)[PDF](412)
-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后无效再通的关联性分析
- 李冠一,张春阳,李 弘,杨 斌,石秋艳,杨炘谕
- 2023.16(4):370-375[摘要](154)[PDF](422)
- 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 张 泽,蒋 伟,李思聪,韦科全,罗金龙,龙小毛
- 2023.16(4):375-378[摘要](147)[PDF](426)
- 颅内动脉瘤患者颈内动脉虹吸部解剖特点及其与动脉瘤破裂的关联性研究
- 杨 潇,国晶晶,刘 松,田 健,赵一樊,田 超
- 2023.16(4):379-383[摘要](138)[PDF](403)
- 正常范围内CD4+ T细胞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 张珍华,孙 娟,何苗苗,李小霜,于洪恩
- 2023.16(4):384-388[摘要](168)[PDF](425)
- 唾液皮质醇水平和牙周状况与冠心病的关联性研究
- 程 雨,丁红忠
- 2023.16(4):389-393[摘要](164)[PDF](410)
- lncRNA TUG1和miR-26a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 张 婵,张 静
- 2023.16(4):393-397[摘要](200)[PDF](423)
- 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前列腺癌伴甲状腺癌一例
- 钟丽娟,彭丽琳,杨 波,陆元志
- 2023.16(4):398-400[摘要](165)[PDF](477)
- TINF2基因突变致先天性角化不良一例
- 边 娅,韩丽萍,张晓娜,潘威威,王 静
- 2023.16(4):400-403[摘要](152)[PDF](415)
- 复发性鼻咽癌患者健康体适能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 王 毅,黄晓琳,陈冬兰
- 2023.(4):403-408[摘要](134)[PDF](431)
-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诊治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 唐正能,王东坤,阮持义,邱 浩(综述),龚丽明(审校)
- 2023.16(4):408-412[摘要](196)[PDF](429)
- 核孔蛋白210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吴维全(综述),叶石才(审校)
- 2023.16(4):412-416[摘要](164)[PDF](428)
- miR-4516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殷 舞(综述),钟晓刚(审校)
- 2023.16(4):416-420[摘要](144)[PDF](454)
本期目录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专题
论著
病例报告
护理研讨
新进展综述
- 2023年 第4期 目录、封面、封底
- 2023  .  16(4):    -
    [摘要](182)     [PDF](389)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专题
- 主观认知下降及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默认网络的静息态fMRI研究
- 韦懿宸,梁玲艳,黎晓程,张清萍,段高雄,刘 颖,邓德茂
- [摘要] 目的 分析主观认知下降(SCD)和轻度认知障碍(MCI)默认网络(DMN)的异常改变,揭示其演变规律,以期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的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 纳入SCD患者35例,MCI患者88例,健康对照(HC)者32名。收集受试者的相关临床数据、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数据以及3D-T1WI及静息态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数据。以后扣带回(PCC)作为种子点,分析SCD、MCI的DMN功能连接变化。结果 与HC组相比,SCD组双侧前扣带回(ACC)的功能连接降低,右侧额下回的功能连接增强;MCI组双侧海马及海马旁回、右侧额上回/左侧ACC、部分右侧颞中回/角回的功能连接降低,右侧中央前回、双侧岛叶/双侧额下回、右侧中扣带回/右腹侧ACC、右侧补充运动区、左侧小脑的功能连接增强。结论 随着疾病的进展,MCI在SCD的DMN功能连接变化的基础上出现了更为广泛的功能连接异常,提示了SCD是介于MCI和正常老年人之间的中间阶段。
- 2023  .  16(4):    305-310
    [摘要](208)     [PDF](473) - 伴消极完美主义首发抑郁症患者低频振幅脑功能改变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 范春华,周 瀛,陈雁菁,刘 萍,易思婕,李卫晖,刘 军
-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低频振幅(ALFF)法分析伴消极完美主义首发抑郁症患者特征性脑功能改变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20—2022年招募的4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其中男11例,女33例,年龄(24.64±5.31)岁,根据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CFMPS)中消极完美主义总分将患者分为抑郁伴消极完美主义(DANP)组24例和抑郁不伴消极完美主义(DWNP)组20例。分析比较两组ALFF值的差异,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提取ALFF值与CFMPS量表中消极完美主义总分、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总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DWNP组相比,DANP组右侧额中回、右侧顶下缘角回、右侧脑岛、左侧颞下回、左侧颞中回ALFF值显著升高,左侧中央旁小叶、左侧额中回、左侧缘上回、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左侧岛盖部额下回ALFF值显著降低。右侧额中回ALFF值与消极完美主义总分和HAMD-17总分呈负相关(r=-0.531,P=0.008;r=-0.477,P=0.018)。结论 DANP患者较DWNP患者的脑功能存在异常,这些异常主要表现在与情绪、认知等有关的额叶、颞叶、顶叶,且右侧额中回代偿功能越强,消极完美主义及抑郁严重程度越弱。
- 2023  .  16(4):    311-316
    [摘要](190)     [PDF](469) -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探索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对难治性抑郁症视觉网络的即刻调节效应
- 罗 屹,陈丽梅,孙继飞,郭春蕾,李小娇,马 跃,高山山,陈庆燕,刘 勇,方继良
- [摘要] 目的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通过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观察难治性抑郁症(TRD)与健康人视觉网络的差异,探索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taVNS)对TRD患者视觉网络功能的即刻调节效应。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的40例TRD患者作为TRD组,经广告招募年龄、性别匹配的4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组。TRD组在taVNS治疗即刻前后行rs-fMRI扫描,健康组仅进行基线期rs-fMRI扫描。对TRD组和健康组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利用ICA方法获得属于视觉网络的静息态网络(RSN),分析TRD组与健康组视觉网络的差异脑区,将差异脑区与临床量表进行偏相关性分析,并对TRD组治疗前后的视觉网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TRD组在左侧梭状回(t=4.005,P<0.005)、左侧舌回(t=4.465,P<0.005)的功能连接(FC)值升高,左侧梭状回的FC值与SDS评分呈负相关(r=-0.424,P<0.05),左侧舌回的FC值与HAMD-17评分呈正相关(r=0.348,P<0.05)。taVNS治疗后,TRD组左侧梭状回FC值显著降低(t=-4.828,P<0.005)。结论 TRD患者视觉网络的内部FC存在异常,可能是其重要的神经病理机制,且taVNS可对TRD患者异常的视觉网络脑区内部FC进行调节,这可能是taVNS调节TRD临床症状的脑效应基础。
- 2023  .  16(4):    317-321
    [摘要](171)     [PDF](429) - 儿童失神性癫痫的静息态fMRI指标一致性分析
- 余倩倩,刘高平,许 强,张其锐,卢光明,张志强
-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指标在反映癫痫活动时的一致性及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2月至2021年9月于金陵医院明确诊断为儿童失神性癫痫(CAE)的18例患儿(CAE患儿组),行同步EEG-fMRI数据采集后截取44段发放状态fMRI数据,同时纳入并采集94名正常儿童(正常对照组)的静息态fMRI数据。计算每个受试者低频振幅(ALFF)、分数低频振幅(fALFF)、局域一致性(ReHo)、功能连接密度(FCD)、长程功能连接密度(Long FCD)、短程功能连接密度(Local FCD)、流入格兰杰因果连接密度(GCD_in)、流出格兰杰因果连接密度(GCD_out)、净流入格兰杰因果连接密度(GCD_int)、Hurst指数及静息态fMRI滞后分析(RSLA),采用两样本t检验得到各指标的组间差异脑图,并计算所有组间差异脑图的空间分布频次图,将重叠最大的区域作为感兴趣区。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别探讨两组受试者感兴趣区内各指标的相关性。同时使用SurfStat软件包构建了广义线性模型,探讨疾病状态与各静息态fMRI指标间相关系数的交互效应。结果 各静息态fMRI指标差异脑图的空间分布频次热图显示在双侧丘脑及右侧内侧前额叶有着最大的重叠。感兴趣区内正常对照组及患儿组的各静息态fMRI指标间关系热度图模式相似,但疾病状态与各指标间相关系数的交互分析显示,在双侧丘脑,相比正常对照组,CAE患儿组耦合度增加的指标包括ALFF-fALFF、ReHo-ALFF、RSLA-GCD_int、GCD_int-ALFF、GCD_int-ReHo、GCD_in-FCD、Hurst-fALFF和GCD_int-FCD;耦合度下降的指标包括FCD-fALFF及GCD_in-GCD_out。在右侧内侧前额叶,相比正常对照组,CAE患儿组耦合度增加的指标包括GCD_in-GCD_int、RSLA-GCD_in和GCD_int-RSLA;耦合度下降的指标包括FCD-ALFF、fALFF-GCD_in、fALFF-GCD_out和GCD_in-GCD_out。结论 研究结果有助于观察CAE不同静息态指标改变的一致性,并为不同维度的静息态指标间如何相互关联提供了新的见解,进而加强对CAE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
- 2023  .  16(4):    322-329
    [摘要](172)     [PDF](440) - 未经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全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分数低频振幅研究
- 龚 涛,程卫玲,陶 娜,曾 瀛,罗文明,王樱花,周福庆
- [摘要]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分数低频振幅(fALFF)分析方法,探讨未经规范治疗的帕金森病(PD)患者大脑自发性活动强度变化及改变区域的空间分布情况。方法 招募2020年4月至2022年6月在该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未治疗PD患者33例(PD组),同时招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4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全脑静息态fMRI数据。数据预处理后,计算全脑典型频段fALFF,并比较组间差异。为揭示频率相关信息的重要性,分别在Slow-5和Slow-4两个亚频段进行fALFF计算和组间比较。最后,提取PD患者显著改变脑区的fALFF值与Hoehn-Yahr(修订)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在典型频段,PD组患者右侧颞上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颞上回、左侧扣带回存在fALFF改变,其中左侧扣带回fALFF值与Hoehn-Yahr(修订)分级呈负相关(r=-0.364,P=0.037)。在亚频段,PD患者组Slow-5频段的多个脑区存在fALFF改变,其中左侧舌回fALFF值与Hoehn-Yahr(修订)分级呈正相关(r=0.376,P=0.031),左侧扣带回fALFF值与Hoehn-Yahr(修订)分级呈负相关(r=-0.359,P=0.040)。结论 未经治疗PD患者存在与Hoehn-Yahr(修订)分级相关的自发性脑活动改变。亚频段fALFF值的更多发现为理解PD患者脑功能改变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 2023  .  16(4):    330-335
    [摘要](185)     [PDF](439) - 基于3D APTw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脑胶质瘤IDH突变状态及WHO分级的研究
- 秦 倩,高 翾,张 岚,汪 晶
- [摘要] 目的 探讨3D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w)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脑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状态和WHO分级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8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MRI图像。基于常规MRI平扫和增强图像对病灶的强化区、坏死区及瘤周水肿区进行手动分割,然后在原始3D APTw图像及衍生图像上进行特征提取。利用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模型选择方法,以预测脑胶质瘤IDH突变状态和WHO分级为目的,分别进行特征选择。再采用4种分类器构建预测脑胶质瘤IDH突变状态和WHO分级的影像组学模型,利用五折交叉验证训练并评估模型,最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效能。结果 采用XGBoost、Random Forest、Logistic Regression及Support Vector Machine 4种机器学习算法来预测脑胶质瘤IDH突变状态,以全瘤和瘤周水肿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其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78、0.800、0.797、0.792;以肿瘤的强化区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其AUC值分别为0.819、0.776、0.766、0.654。在预测脑胶质瘤WHO分级中,以全瘤和瘤周水肿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其AUC值分别为0.806、0.810、0.814、0.720;以肿瘤的强化区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其AUC值分别为0.810、0.803、0.817、0.783。结论 基于3D APTw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能有效预测脑胶质瘤的IDH突变状态和WHO分级。
- 2023  .  16(4):    336-341
    [摘要](166)     [PDF](422) -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血管斑块和脑血流动力学评估的MRI研究新进展
- 梁冬玲,冯汝静,邓德茂
- [摘要] 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是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原因之一。随着磁共振成像(MRI)设备的不断更新及技术发展,可用的MRI序列越来越多,特别是对CICAO患者的血管斑块及脑血流动力学的评估,有更多MRI新序列可选择。但这些评估序列成像时间较长,且在具体临床应用中各有特点,扫描规范尚未形成;血管斑块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定量评估体系仍在完善。文章对近年来评估CICAO的MRI研究作一综述,以期对血管斑块和脑血流动力学评估进行归纳,为CICAO的临床诊疗提供更好的参考。
- 2023  .  16(4):    342-347
    [摘要](195)     [PDF](453) 论著
- 山竹果皮提取物Garcinone E对鼻咽癌S18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 韦 丹,张 菡,尹富强,刘 夏
- [摘要] 目的 探讨山竹果皮提取物Garcinone E对鼻咽癌S18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的Garcinone E处理S18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S18细胞迁移、侵袭能力。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18细胞转移相关蛋白[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周期相关蛋白[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1A(p2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7(CDK7)、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及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β(LC3B)、泛素结合蛋白p62(SQSTM1/p62)、苄氯素1(beclin-1)、自噬相关蛋白3(Atg3)]的表达水平。结果 Garcinone E能够显著抑制S18细胞增殖(P<0.05),半抑制浓度(IC50)=(3.34±0.03)μmol/L,并对S18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具有抑制作用(P<0.05)。Garcinone E可以上调S18细胞的TIMP1、TIMP2、p21、LC3B、SQSTM1/p62、beclin-1和Atg3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下调MMP-2、MMP-9、CDK2、CDK6、CDK7和cyclin B1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Garcinone E能抑制鼻咽癌S18细胞的转移和侵袭能力,阻滞细胞周期,抑制细胞自噬,可作为鼻咽癌化疗药物研发的候选先导化合物。
- 2023  .  16(4):    348-353
    [摘要](184)     [PDF](450) - 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代谢功能分析
- 任腾竹,李桂花,梁肖玉,郭琳玲,刘新通
- [摘要]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伴抑郁(DPD)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并分析其代谢功能。方法 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0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DPD患者48例(DPD组),帕金森病不伴抑郁(NDPD)患者47例(NDPD组),选入帕金森病(PD)患者的健康配偶43名作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粪便样本,提取样本中的细菌DNA进行16SrDNA测序,比较三组间肠道菌群结构差异,分析DPD组差异菌属。应用PICRUSt2软件对肠道菌群测序结果进行代谢功能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PD组和NDPD组的菌群α多样性显著增高(P<0.05)。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DPD组和NDPD组肠道菌群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和NDPD组,DPD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丰度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NDP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判别分析(LDA)结果显示,另枝菌属(Alistipes)、Anaerotruncus属、Dielma属、霍尔德曼氏菌属(Holdemania)、芽胞杆菌属(Cloacibacillus)、柯林斯氏菌属(Collinsella)是DPD患者的特征性肠道菌群。PICRUSt2代谢功能分析发现,光合生物中的碳固定和抗坏血酸抵抗是DPD患者肠道菌群的主要代谢途径。结论 DPD患者肠道菌群与NDPD患者及健康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DPD患者特征性肠道菌群可能通过蛋白酰化、抗坏血酸抵抗途径参与疾病的发病过程。
- 2023  .  16(4):    353-359
    [摘要](157)     [PDF](429) - 基于预训练的Swin Transformer模型构建及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效能分析
- WANG Gang,王洪敏,王善志,朱永俊,柳明杰
- [摘要] 目的 构建基于预训练的Swin Transformer模型,分析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的效能。方法 在数据建模及数据分析竞赛平台(https://www.kaggle.com/competitions/aptos2019-blindness-detection)下载APTOS 2019 Blindness Detection竞赛的训练数据集。使用OpenCV图像处理库通过更改亮度、不同角度翻转和直方图均衡化的方式来增广数据,共得到9 160张彩色眼底图片作为完整数据集。构建预训练的Swin Transformer模型对图片进行病变等级分类,与预训练的Vision Transformer、EfficientNetV2、ResNet-50和GoogLeNet四个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结果进行对比。还与非预训练的随机初始化参数的Swin Transformer模型对比分析预训练对于模型的影响。结果 基于预训练的Swin Transformer模型的二次加权Kappa值为0.977,准确率达94.6%,相较于Vision Transformer、EfficientNetV2、ResNet-50和GoogLeNet模型的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9%、2.3%、5.4%和7.1%;相较于不使用预训练的Swin Transformer模型,准确率提高4.4%,训练轮数减少近400次。结论 基于预训练的Swin Transformer模型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2023  .  16(4):    360-365
    [摘要](154)     [PDF](428) - 老年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IL-33水平和骨转换标志物表达水平与骨折风险的关联性研究
- 殷 乐,张豪杰,张平超,凌中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PMO)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和骨转换标志物表达水平与骨折风险的关联性。方法 招募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上海市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收治的277例因跌倒发生脆性骨折的老年女性PMO患者作为骨折组,另外纳入同期无骨折记录的老年女性PMO患者作为对照组(250例)。比较两组血清IL-33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血清IL-33水平与骨转换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MO女性发生骨折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33水平预测PMO女性发生骨折的效能。结果 骨折组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1型胶原蛋白C末端肽(CTX-1)、1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1NP)、骨钙素(OC)、骨特异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和骨密度(BM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折组患者血清IL-33水平与血清25(OH)D水平呈正相关(rs=0.158,P=0.009),与血清CTX-1(rs=-0.233,P<0.001)、OC(rs=-0.357,P<0.001)、PTH(rs=-0.326,P<0.001)水平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水平的血清IL-33(OR=0.125)和BMD(OR=0.554)是抑制PMO女性发生骨折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33水平具有预测PMO女性发生骨折风险的应用价值(P<0.05),最佳截断值为6.57 pg/ml,其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80%和91.30%。结论 PMO女性人群血清IL-33和骨转移标志物水平与骨折风险具有关联性,对其水平进行监测有助于临床医师对风险患者予以及时干预。
- 2023  .  16(4):    365-370
    [摘要](157)     [PDF](412) -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后无效再通的关联性分析
- 李冠一,张春阳,李 弘,杨 斌,石秋艳,杨炘谕
-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后无效再通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5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机械取栓术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10例,依据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有效再通组(mRS评分<3分,49例),无效再通组(mRS评分≥3分,6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后无效再通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ys C对无效再通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前较高的血清Cys C水平(OR=1.007)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1.936)是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后无效再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该两指标均有预测无效再通的应用价值(AUC=0.922,AUC=0.884;P<0.05),联合两指标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AUC=0.962,P<0.05)。结论 血清Cys C水平和NIHSS评分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术后的无效再通有关,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患者预后,识别机械取栓术的优势患者。
- 2023  .  16(4):    370-375
    [摘要](154)     [PDF](422) - 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 张 泽,蒋 伟,李思聪,韦科全,罗金龙,龙小毛
- [摘要] 目的 分析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胸血管外科2013年1月至2021年5月完成的206例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房间隔缺损109例,伴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32例;二尖瓣瓣膜病58例,伴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28例,合并血栓6例;单纯三尖瓣关闭不全22例;左房黏液瘤17例。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获得成功,1例扩大切口改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无二次开胸止血,无手术死亡。全组无术后残余漏、瓣周漏。手术时间(268.8±70.6)min,体外循环时间(140.3±64.7)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98.1±56.3)min,术中出血量(230±140)ml。术中用血浆(232±245)ml,红细胞(2.1±1.5)U。ICU监护时间(28.6±22.4)h,呼吸机辅助时间(16.4±10.3)h。术后引流(598±210)ml,术后输血浆(446±330)ml。平均术后4.8 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12.6±4.7)d。56.8%(117/206)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未输血。术后随访1~60个月,患者心功能良好,NYHA分级均为Ⅰ~Ⅱ级。结论 全胸腔镜微创心脏手术具有损伤小、易接受和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2023  .  16(4):    375-378
    [摘要](147)     [PDF](426) - 颅内动脉瘤患者颈内动脉虹吸部解剖特点及其与动脉瘤破裂的关联性研究
- 杨 潇,国晶晶,刘 松,田 健,赵一樊,田 超
-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颈内动脉虹吸部解剖特点及其与动脉瘤破裂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1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动脉瘤破裂情况将其分为破裂组(67例)和未破裂组(105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动脉瘤的形态和位置,以及动脉瘤测量指标和颅内动脉瘤所在侧的颈内动脉虹吸部的测量指标。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的比例显著高于未破裂组(47.76% vs 8.57%,P<0.05)。破裂组颈内动脉虹吸部的前弯角和前上弯角大于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形态不规则(OR=5.722)和较大的颈内动脉虹吸部前弯角(OR=1.195)是促进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颈内动脉虹吸部前弯角>29.38°时提示颅内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可能性显著增大。结论 颅内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和颈内动脉虹吸部前弯角增大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注意高危患者的筛查,及时予以干预。
- 2023  .  16(4):    379-383
    [摘要](138)     [PDF](403) - 正常范围内CD4+ T细胞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 张珍华,孙 娟,何苗苗,李小霜,于洪恩
- [摘要] 目的 探讨正常范围内CD4+ T细胞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招募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269例,依据正常范围内的CD4+ T细胞水平将其分为4组:A组58例,414~670个/μl;B组78例,671~927个/μl;C组74例,928~1 183个/μl;D组59例,1 184~1 440个/μl。对研究对象的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17(IL-17)、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进行检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计算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Matsuda指数评估胰岛素敏感性IS(ISIM),分析各指标间的关联性。结果 四组CRP、INF-γ、IL-17、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HOMA-IR、ISI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RP、INF-γ、IL-17、HbA1c、FPG、HOMA-IR与CD4+ T细胞水平呈正关联,ISIM与CD4+ T细胞水平呈负关联。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OMA-IR与CD4+ T细胞、CRP、HbA1c、FBG、IL-17、INF-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ISIM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4+ T细胞、FBG、IL-17、INF-γ水平与HOMA-IR水平呈正关联(P<0.05)。控制FPG及其他混杂因素(CRP、HbA1c、IL-17、INF-γ)后,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OMA-IR与CD4+ T细胞呈正相关(r=0.343,P<0.05)。结论 在CD4+ T细胞正常水平范围内,T2DM患者的CD4+ T细胞水平越高,其胰岛素抵抗越重,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也更低。
- 2023  .  16(4):    384-388
    [摘要](168)     [PDF](425) - 唾液皮质醇水平和牙周状况与冠心病的关联性研究
- 程 雨,丁红忠
- [摘要] 目的 探讨唾液皮质醇水平和牙周状况与冠心病(CHD)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因胸痛、胸闷症状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就诊的患者89例,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将其分为CHD组(44例)和非CHD组(45例)。检查两组牙周情况,指标包括牙石指数(CI)、探诊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情况。比较两组口腔健康影响情况量表14(OHIP-14)评分和唾液皮质醇水平。结果 CHD组PD、AL水平以及OHIP-14评分高于非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唾液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非CHD组[(9.75±1.63)nmol/L vs (7.41±1.22)nmol/L;t=8.286,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唾液皮质醇、AL水平和OHIP-14评分是促进CH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唾液皮质醇具有诊断CHD的应用价值[AUC(95%CI)=0.893(0.830~0.956),P<0.001]。结论 唾液皮质醇水平以及牙周健康状况与CHD的发生、发展存在关联性,较高水平的唾液皮质醇是促进CHD发生的危险因素。
- 2023  .  16(4):    389-393
    [摘要](164)     [PDF](410) - lncRNA TUG1和miR-26a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 张 婵,张 静
- [摘要]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胎盘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lncRNA TUG1)和微小RNA-26a(miR-26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在P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株洲市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新发PE患者100例(PE组),其中轻度PE 49例(轻度PE组),重度PE 51例(重度PE组)。以年龄、胎龄为匹配条件,纳入同期健康孕妇100名作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研究对象胎盘组织中lncRNA TUG1和miR-26a的表达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lncRNA TUG1、miR-26a表达水平与PE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轻度PE组、重度PE组胎盘组织的lncRNA TUG1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miR-26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PE组比较,重度PE组胎盘组织lncRNA TUG1表达水平更低,miR-26a表达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E患者胎盘组织中lncRNA TUG1表达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和尿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5);miR-26a表达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和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lncRNA TUG1表达水平与miR-26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lncRNA TUG1在PE胎盘组织中呈低表达,而miR-26a呈高表达,其与PE严重程度具有关联性。lncRNA TUG1可能通过靶向结合miR-26a参与PE的发生、发展。
- 2023  .  16(4):    393-397
    [摘要](200)     [PDF](423) 病例报告
- 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前列腺癌伴甲状腺癌一例
- 钟丽娟,彭丽琳,杨 波,陆元志
- 2023  .  16(4):    398-400
    [摘要](165)     [PDF](477) - TINF2基因突变致先天性角化不良一例
- 边 娅,韩丽萍,张晓娜,潘威威,王 静
- 2023  .  16(4):    400-403
    [摘要](152)     [PDF](415) 护理研讨
- 复发性鼻咽癌患者健康体适能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 王 毅,黄晓琳,陈冬兰
- [摘要] 目的 分析复发性鼻咽癌(rNPC)患者的健康体适能(HRPF)水平及差异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量表》《健康体适能水平评价表》收集数据,用R 4.2.2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rNPC患者的HRPF总分为(90.62±9.71)分(总分范围54.0~160.0分)。不同特征组患者HRPF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恐惧疾病进展、营养风险、体育锻炼频率、每次锻炼时长和睡眠质量是影响rNPC患者HRPF水平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rNPC患者HRPF水平普遍偏低,个体人口特征、病情、心理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因素差异导致不同特征组患者呈现出不同的HRPF水平,可为进一步探究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机制和制定护理干预手段提供依据。
- 2023  .  (4):    403-408
    [摘要](134)     [PDF](431) 新进展综述
-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诊治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 唐正能,王东坤,阮持义,邱 浩(综述),龚丽明(审校)
- [摘要] 颅脑损伤(TBI)患者由于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常合并肺部感染,出现肺部感染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且诊治难度大。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纤支镜除广泛应用于重症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外,也应用于TBI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诊治。该文对纤支镜肺泡灌洗在TBI患者肺部感染诊治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2023  .  16(4):    408-412
    [摘要](196)     [PDF](429) - 核孔蛋白210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 吴维全(综述),叶石才(审校)
- [摘要] 核孔蛋白210(NUP210)是一种跨膜核孔糖蛋白,参与构成核孔复合物。以往研究认为NUP210只是参与核孔复合物的组装及核膜的分解,但近年来研究发现NUP210与其他生物学功能相关联,且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上调,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就近年来NUP210与恶性肿瘤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2023  .  16(4):    412-416
    [摘要](164)     [PDF](428) - miR-4516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殷 舞(综述),钟晓刚(审校)
- [摘要] microRNAs(miRNAs)是一组小的非编码RNA,在恶性肿瘤的生物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miR-4516是其主要成员之一,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预后及对化学药物敏感性等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该文对miR-4516在消化系统肿瘤、胶质母细胞瘤、乳腺癌、视网膜母细胞瘤、甲状腺癌等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2023  .  16(4):    416-420
    [摘要](144)     [PDF](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