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 出版单位:《中国临床新医学》编辑部
  • 主 编:杨建荣
  • 地址: 530021 广西南宁市桃源路6号
  • 出版日期:每月30日
  • 电话:0771-2186013
  • 邮箱:zglcxyxzz@163.com
  • 网址:www.zglcxyxzz.com
  • 印刷:广西壮族自治区机关文印中心
  • 发行: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书报刊发行局
  • 邮发代号:48-173
  • 定价:每期16.00元,全年192.00元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1674-3806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5-1365/R

期刊简介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由中国医师协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性科技期刊(月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欢迎踊跃投稿和订阅。

详细信息

2023年第16卷第11期

(下载当期目录)

    本期目录
  • 2023年 第11期 目录、封面、封底
    2023  .  16(11):    -    [摘要](82)    [PDF](200)
  • 述评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现状及展望
    任汉云
    [摘要]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根治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近20年allo-HSCT蓬勃发展,移植数量逐年增加,移植方案不断优化,移植疗效和安全性不断提高。该文介绍all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现状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2023  .  16(11):    1105-1109    [摘要](84)    [PDF](232)
  • 造血干细胞移植专题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王 钥,陈 婕,热依扎·努尔苏力坦,吴 梦,张 晨,王小沛,朱 军,宋玉琴,刘卫平
    [摘要]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生存获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接受auto-HSCT治疗的39例初治合并HBV感染的DLBCL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移植前后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6.41%和71.79%,移植后3年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38.46%和58.97%,39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结论 auto-HSCT用于治疗合并HBV感染的DLBCL是安全有效的,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2023  .  16(11):    1110-1114    [摘要](78)    [PDF](342)
  •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张 敏,刘 玲,姜文娜,刘焕平,陈璐璐,张 颢
    [摘要]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2年10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18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法、英、美分型系统(FAB)分型,M2型3例,M4型9例,M5型6例。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低危6例,中危8例,高危4例。其中11例患者为移植前第1次完全缓解(CR1),7例患者为移植前第2次完全缓解(CR2)。所有患者的造血干细胞来自于外周血,其中18例采用化疗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2例因第1次采集CD34+数量不足,第2次采用普乐沙福动员。18例患者输注CD34+计数中位数为4.05×106/kg(1.87×106~27.40×106/kg),单个核细胞计数中位数为14.48×108/kg(4.07×108~24.74×108/kg)。结果 18例患者中性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0(9~13)d,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5(10~19)d。3年的总生存率及无白血病生存率分别为73.00%及72.00%。BuCy预处理患者复发率为33.33%,含BuMel预处理方案复发率为12.50%。18例患者均有不同的消化道反应。6例以BuCy为预处理方案的患者,血液外的不良反应表现为Ⅰ~Ⅱ度腹泻,心慌、胸闷,转氨酶升高,低钾血症。1例移植后出现植入综合征。8例含BuMel预处理方案的患者,血液外的不良反应表现为Ⅰ~Ⅱ度口腔溃疡,低钾血症。18例患者未发生移植相关死亡。结论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AML患者缓解后安全、有效的巩固治疗选择。BuMel预处理方案有更轻的不良反应及更低的复发率,可作为AML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的首要选择。
    2023  .  16(11):    1115-1120    [摘要](70)    [PDF](214)
  • 地中海贫血儿童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病毒相关出血性膀胱炎临床特征分析
    庄燕红,洪秀理,陈 洁,陆婧媛,鹿全意
    [摘要] 目的 分析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儿童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后BK病毒(BKV)相关出血性膀胱炎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62例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儿童接受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年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程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的发生以及与BKV感染的关联性。结果 14例(22.58%,14/62)发生出血性膀胱炎,尿液中均检出BKV感染,BKV copies最高达107/ml,出血性膀胱炎与BKV感染符合率为100.00%。在预处理方案相同情况下,非亲缘全相合、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发生BKV相关出血性膀胱炎的影响因素。结论 BKV感染是输血依赖型地中海贫血儿童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出血性膀胱炎的主要原因,非亲缘全相合、GVHD是发生BKV相关出血性膀胱炎的影响因素。
    2023  .  16(11):    1121-1124    [摘要](87)    [PDF](234)
  • 不同年龄段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疗效比较
    王谷云,林丽娥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段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于海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41例不同年龄段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以5岁为界线,分为2~5岁组20例,6~15岁组21例,比较两组患儿移植后植入成功率、无地贫生存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以及感染等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2~5岁组患儿移植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低于6~1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植入成功率、GVHD发生率、无地贫生存率和肝静脉闭塞病(VO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岁组患儿移植后的并发症少,生存质量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优选的指导意义。
    2023  .  16(11):    1125-1129    [摘要](64)    [PDF](210)
  •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加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髓系肿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施玲玲,吴梅青,刘练金,刘倍材,赖永榕,赵卫华,刘振芳,陈英华,章忠明
    [摘要] 目的 分析维奈克拉(VEN)联合阿扎胞苷(AZA)加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髓系肿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allo-HSCT后复发,并接受VEN+AZA+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挽救性治疗的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5例)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治疗效果、并发症及生存状态。结果 8例患者中男女各4例,中位年龄为31(15~64)岁。allo-HSCT后复发的中位时间为316(77~1 099)d,接受VEN+AZA挽救性治疗的中位时间为10(4~25)d,中位疗程为3.5(1~6)个。5例患者接受第1次VEN+AZA+DLI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CR)/血细胞计数未完全恢复的完全缓解(CRi),1例患者在第2疗程联合达雷妥尤单抗治疗后获得CR。2例患者接受首次治疗后仍为未缓解(NR)。中位随访时间为429(40~746)d。8例患者中4例存活(均为首次治疗后即获得并持续CR/CRi的患者);4例死亡,其中3例因疾病进展死亡[2例为AML,1例为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MDS)],1例AML患者因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429(40~746)d,预计2年总生存率为41.67%。结论 VEN+AZA+DLI治疗allo-HSCT后复发的髓系肿瘤有效,耐受性良好。
    2023  .  16(11):    1130-1135    [摘要](66)    [PDF](188)
  • 含克拉屈滨强化预处理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第一次完全缓解期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汤杨明,陆晓晨,谢艳梅,王八连,彭政棉,韦 琼,石仁州,李 含,李学军,蓝 梅
    [摘要] 目的 观察含克拉屈滨强化预处理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第一次完全缓解期(CR1)急性白血病(A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8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内科移植中心接受含克拉屈滨强化预处理方案allo-HSCT治疗的11例CR1高危和微小残留病(MRD)阳性的低中危A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资料、移植特征、造血重建情况以及生存情况。结果 11例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中位植入时间为12(11~13)d,血小板中位植入时间为13(11~14)d。粒细胞植入前发生肺部感染2例,血流感染1例,抗感染治疗后均好转。4例发生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4例发生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均为轻中度。中位随访时间为280(87~667)d,生存10例,死亡1例,预期1年的总生存率为90.00%,无病生存率为78.80%。结论 对处于CR1的高危和移植前MRD阳性的低中危AL,采用含克拉屈滨强化预处理方案能够降低复发率,改善总体生存,未增加预处理的相关毒性,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023  .  16(11):    1136-1141    [摘要](84)    [PDF](204)
  • 大剂量美法仑预处理方案在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谢艳梅,黄玉葵,黄彩献,王八连,陆晓晨,彭政棉,韦 琼,石仁州,罗 静,汤杨明,李 含,李学军,蓝 梅
    [摘要] 目的 分析大剂量美法仑预处理方案在多发性骨髓瘤(MM)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23年7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内科行大剂量美法仑预处理方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64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造血重建情况、移植后疾病转归及移植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64例MM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1(9~13)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2(10~14)d,移植后100 d移植相关死亡率(TRM)为0。至随访结束,随访时间为4~18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2.3(3.5~18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未达到,总生存率为89.06%。64例MM患者中,疾病无进展46例(71.88%),疾病复发或进展18例(28.12%),死亡7例(10.94%),其中6例(9.38%)死于疾病复发或进展,1例(1.56%)死于继发急性白血病。移植后3个月达CR的患者52例(81.25%),至随访结束无疾病复发或进展41例(64.06%)。大剂量美法仑预处理方案的非血液学毒性主要为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腹泻。64例MM患者均发生恶心呕吐,其中1~2级54例(84.38%),3~4级10例(15.63%);口腔黏膜炎1~2级20例(31.25%),3~4级7例(10.94%);腹泻1~2级13例(20.31%),3~4级4例(6.25%)。另外,38例(59.38%)患者中性粒细胞缺乏期间出现感染性发热,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移植相关死亡事件发生。结论 大剂量美法仑预处理方案用于MM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可以耐受。
    2023  .  16(11):    1142-1147    [摘要](69)    [PDF](198)
  • 论著
  • 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在小儿肝脏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陈晋宇,席红卫
    [摘要] 目的 分析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在小儿肝脏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8例原发性肝脏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治疗结果及患者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8例患儿均通过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成功行相应的肝段或肝叶切除,均未发生围术期死亡,手术时间为(204.52±46.84)min,术中出血量为(245.73±56.86)ml,术中输血量为(200.84±50.57)ml。与术前相比,患儿术后1周血小板(PLT)和总胆汁酸(TB)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甲胎蛋白(AFP)、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在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肝母细胞瘤患儿术后血清AFP较术前显著升高[234.00(44.00,550.00) vs 140.00(23.00,495.00);Z=4.846,P=0.018]。截至2023年6月,10例良性肝肿瘤患儿生长发育正常,均未复发,生存率为100%;8例恶性肝肿瘤患儿中,1例肝母细胞瘤患儿在术后6个月复发,予C5VD方案化疗3个疗程,复查腹部CT示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其余7例术后未复发。结论 Glisson蒂横断式肝切除术治疗小儿原发性肝脏肿瘤安全、有效。
    2023  .  16(11):    1148-1152    [摘要](70)    [PDF](177)
  • 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系统性抗肿瘤方案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梁国栋,彭 勇,丛 鹏
    [摘要] 目的 探讨载药微球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联合系统性抗肿瘤方案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DEB-TACE治疗的99例不可切除PH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接受联合系统性抗肿瘤方案治疗情况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接受DEB-TACE治疗,44例)、联合A组(接受DEB-TACE联合靶向治疗,24例)、联合B组(接受DEB-TACE联合免疫治疗,16例)和联合C组(接受DEB-TACE联合免疫+靶向治疗,15例)。比较四组的临床疗效、生存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A组、联合B组及联合C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高于对照组,总体生存(OS)时间及无疾病进展(PFS)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A组、联合B组及联合C组间ORR、DCR、OS时间、PFS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联合A组、联合B组及联合C组均出现与治疗药物相关的特征性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相关不良反应症状均减轻或消失,不良反应等级均未超过Ⅲ级。结论 DEB-TACE联合系统性抗肿瘤方案治疗中晚期PHC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2023  .  16(11):    1153-1158    [摘要](62)    [PDF](158)
  • 皮下组织整形联合超减张缝合减轻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后瘢痕形成的效果观察
    陈佳华,张琴琴,张 咪,何阳阳,洪 勇
    [摘要] 目的 观察皮下组织整形联合超减张缝合减轻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后瘢痕形成的效果。方法 招募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行甲状腺开放手术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观察组采用皮下组织整形联合超减张缝合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单纯间断缝合法。比较两组术后24 h、48 h疼痛程度、术后切口皮瓣水肿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及1年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VSS)瘢痕指数评分。结果 两组均未出现术口感染、术口裂开情况,术口达甲级愈合,术后切口皮瓣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及48 h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及1年,观察组VSS瘢痕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下组织整形联合超减张缝合可有效减轻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后瘢痕形成,值得临床推荐。
    2023  .  16(11):    1159-1163    [摘要](70)    [PDF](160)
  • PAD4介导的H3cit在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韦泽丰,王自强,郑金花,张瑞城
    [摘要] 目的 探讨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介导的瓜氨酸化组蛋白H3(H3cit)在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10只。给药组连续7 d灌胃PAD4抑制剂BB-Cl-amidine,其余两组予同体积生理盐水。7 d后对模型组和给药组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构建AKI模型。24 h后处死小鼠,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H3cit水平,尿液中尿微量白蛋白(UALb)/肌酐(Cr)比值水平,以及肾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分析SCr、BUN、UALb/Cr比值水平与H3cit水平的相关性。应用HE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肾脏损伤病理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PAD4和H3cit蛋白表达水平。采用HEK293T细胞进行实验,设置空白组、LPS组、LPS+BB-Cl-amidine组,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AD4和H3cit蛋白表达水平,通过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水平。结果 在动物实验中,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SCr、BUN和H3cit水平升高,尿UALb/Cr比值升高,肾组织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肾脏病理损伤加重,PAD4和H3cit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小鼠血清中SCr、BUN和H3cit水平降低,尿UALb/Cr比值降低,肾组织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肾脏病理损伤缓解,H3cit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3cit水平与SCr、BUN、UALb/Cr比值水平呈正相关(P<0.05)。在细胞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LPS组细胞PAD4和H3cit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增殖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比较,LPS+BB-Cl-amidine组细胞H3cit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增殖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D4介导的H3cit可促进脓毒症相关AKI的发展,抑制PAD4活性可以有效减少肾脏细胞损伤。
    2023  .  16(11):    1163-1169    [摘要](58)    [PDF](141)
  • 口腔矫治器治疗不同严重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疗效分析
    饶明聪,钟榕槟,张秋萍,冯长美,黄敏方
    [摘要] 目的 分析口腔矫治器治疗不同严重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9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收治的OSA或单纯鼾症患者74例。根据多导睡眠图(PSG)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轻度OSA组(18例)、中度OSA组(18例)、重度OSA组(21例)和单纯鼾症组(17例),各组均接受下颌前移口腔矫治器治疗。比较四组治疗前后睡眠指标和呼吸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轻度OSA组的N3期占比升高,中度OSA组的觉醒指数(ArI)降低,重度组N1期占比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轻度OSA组呼吸暂停指数(AI)、低通气指数(H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长低通气持续时间均减少,睡眠状态下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上升;中度OSA组AI、HI、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均减少,睡眠状态下LSpO2上升;重度OSA组AI、HI、AH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长低通气持续时间均减少,睡眠状态下LSpO2、清醒状态下平均血氧饱和度(ASpO2)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矫治器治疗对轻、中度OSA患者均有改善睡眠的作用。经治疗后,不同严重程度OSA患者的呼吸指标参数均获得改善。
    2023  .  16(11):    1170-1174    [摘要](64)    [PDF](161)
  • 单纯减压术与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胡永胜,张晓璇,宋兴华,田慧中,郑君涛,谢 江
    [摘要] 目的 比较单纯减压术与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LDH)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至2021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73例R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接受术式情况分为单纯减压组(31例)和减压内固定融合组(4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脑脊液漏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3 d、3个月、6个月、1年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单纯减压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减压内固定融合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减压内固定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脊液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19% vs 71.43%; χ2=0.069,P=0.793)。两组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减压术与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均可有效治疗RLDH,单纯减压术在缩短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方面更具优势。
    2023  .  16(11):    1175-1179    [摘要](70)    [PDF](185)
  • 痛风合并骨侵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张福云,赵 娜,汤艳春
    [摘要] 目的 分析痛风合并骨侵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风湿免疫科诊治的590例痛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骨侵蚀组(223例)和非骨侵蚀组(367例)。分析痛风合并骨侵蚀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痛风合并骨侵蚀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研究各指标对痛风合并骨侵蚀的预测效能。结果 590例痛风患者中有223例(37.80%)合并骨侵蚀,其中以累及第一跖趾关节最为多发(74.44%),且以单关节受累为主(65.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发作频率高以及较高的胱抑素C(CysC)水平是促进痛风合并骨侵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发作次数及CysC水平均能有效预测痛风合并骨侵蚀发生(P<0.05),三项指标联合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AUC(95%CI)=0.933(0.911~0.955),P<0.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87.00%、87.74%。结论 痛风合并骨侵蚀患者以第一跖趾关节受累为主。针对病程延长、发作频繁、CysC水平升高的患者应予以积极干预,阻止疾病进展。
    2023  .  16(11):    1180-1184    [摘要](72)    [PDF](186)
  • 经三角肌入路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赵焕融,马志华,马俊军,付宏伟,李钧业,马忠英
    [摘要] 目的 比较经三角肌入路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招募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于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0例。以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手术者25例为对照组,采用三角肌入路手术者25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即刻、术后7 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3个月的肩关节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00% vs 16.00%; χ2=0.000,P=1.000)。结论 经三角肌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可减少术中出血,减轻伤口疼痛,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利于术后早期实施功能锻炼,改善肩关节功能。
    2023  .  16(11):    1185-1189    [摘要](71)    [PDF](181)
  • 病例报告
  • 误诊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新生儿假性醛固酮减少症一例
    赵婉君,张 娟
    2023  .  16(11):    1190-1192    [摘要](67)    [PDF](209)
  • 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ECMO辅助下剖宫产术麻醉管理一例
    朱丽娜,李 扬,杨 瑞,宋文英,石紫云
    2023  .  16(11):    1192-1195    [摘要](87)    [PDF](218)
  • 新进展综述
  • m6A去甲基化酶FTO在脂质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黄春晓,郭雪莹(综述),相新新(审校)
    [摘要] 肥胖相关蛋白(FTO)被认为是第一个可调节体重指数和肥胖的N6-甲基腺嘌呤(m6A)去甲基化酶。FTO通过参与m6A去甲基化来调控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的加工、翻译和成熟过程。在脂肪组织中,FTO通过参与m6A去甲基化过程促进脂肪生成并抑制脂肪分解。在肝脏中,FTO过表达导致脂质过度积累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在其他组织中,FTO表达异常影响脂质摄取和代谢障碍,从而导致相关代谢疾病的发生。该文对m6A去甲基化酶FTO在脂质代谢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3  .  16(11):    1195-1199    [摘要](71)    [PDF](162)
  • 缺血性心脏病促血管生成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张 雪(综述),柳美兰(审校)
    [摘要] 缺血性心脏病(IHD),也称为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一组疾病。治疗IHD诱导血管生成和血管重建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外泌体可以通过促进血管生成,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纤维化和促进心脏再生等作用,对IHD具有保护作用。促血管生成的研究可能为IHD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该文对IHD促血管生成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23  .  16(11):    1200-1204    [摘要](63)    [PDF](180)
  • 新型抑酸药伏诺拉生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研究进展
    曾 琳(综述),聂 刚(审校)
    [摘要]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等多种疾病相关,感染Hp的患者均应进行根除治疗。随着全球抗生素耐药率的提高,Hp根除率呈下降趋势,新的Hp根除方案有待被发掘。伏诺拉生(VPZ)作为一种新型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具有强效、稳定且持续的抑酸作用,对抗生素耐药的患者也能取得较好疗效,作为质子泵抑制剂的替代疗法已逐渐受到重视。该文就VPZ的作用机制、药理学特性及治疗研究现状等作一综述。
    2023  .  16(11):    1204-1209    [摘要](61)    [PDF](135)
  • -
  •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2024年征稿征订启事
    2023  .  16(11):    -    [摘要](63)    [PDF](129)
  • 《中国临床新医学》杂志稿约
    2023  .  16(11):    -    [摘要](75)    [PDF](128)

检索项

检索词


高级搜索